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5:20:53  浏览:918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

济政办发〔2010〕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一O年四月七日



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方便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济南创新创业,根据《中共济南市委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济发〔2009〕5号)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的通知》(济政发〔2009〕1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市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下简称高层次人才)凭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办公室出具的相关证明,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绿色通道服务。
  第三条绿色通道服务包括:
  (一)出入境服务。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请有效期2年以上、5年以下的多次入境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申请次数不限。可由本人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公安部门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紧急申请,视情在1-3个工作日内办结。
  (二)户籍办理。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济南落户的,由入户人到市公安局提出申请,市公安局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工商服务。高层次人才申办企业,注册登记实行即时承办,限时办结,并减免登记费用,免费代办工商登记。办理企业年检,实行上门服务。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投资决策提供行业发展情况等信息咨询服务。
  (四)税务服务。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可优先办理,并提供“一站式”服务;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当场发放税务登记证件;落实国地税联合办证制度,一方办证、双方认可;免收税务登记证工本费。高层次人才创办的企业在办理其它涉税事项时,可享受纳税服务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办理各项涉税事宜,并提供预约服务、咨询服务等个性化服务项目。
  (五)海关服务。
  1.高层次人才进出境时,海关给与通关便利。对其随身携带的进出境物品,除特殊情况外,海关可以不予开箱查验。
  2.海关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及时办理高层次人才个人进出境物品审批、验放等手续。对在节假日或者非正常工作时间以分离运输、邮递或者快递方式进出境的物品,有特殊情况需要及时验放的,海关可以预约加班,在约定的时间内为其办理物品通关手续。
  3.高层次人才可免税使用下列科研、教学物品: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用的少量的小型检测、分析、测量、检查、计量、观测、发生信号的仪器、仪表及其附件;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必要条件的少量的小型实验设备;各种载体形式的图书、报刊、讲稿、计算机软件;标本、模型;教学用幻灯片;实验用材料。
  4.高层次人才可免税自用下列物品:首次进境的个人生活、工作自用的家用摄像机、照相机、便携式收录机、便携式激光唱机、便携式计算机每种1件;日常生活用品(衣物、床上用品、厨房用品等);其它自用物品(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商品除外)。
  (六)金融服务。
  1.各级外汇管理局、外汇指定银行为高层次人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优先提供开立外汇资本金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外商投资验资询证、外汇资本金结汇等服务,优先办理贸易项下进出口托收、信用证、汇款等业务。
  2.高层次人才来我市设立的外资、合资、合作企业取得的人民币利润,或在本市工作期间取得的合法人民币收入,可按有关规定到银行办理汇兑手续及相关金融服务。
  (七)子女入学。高层次人才的未成年子女,选择市属公办学校(含幼儿园,下同)就读的,在商定就读学校后,由市教育局负责安置入学,不得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选择民办学校的,由市教育局负责协调入学,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八)医疗保健。高层次人才到市卫生局办理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证后,纳入二类保健管理,可凭医疗保健证到市中心医院等市属保健定点医院保健门诊就诊,安排到保健病房住院治疗,每年享受免费健康查体1次。
  (九)社会保险。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提供预约服务、业务咨询等服务项目,各项社会保险业务随到随办。高层次人才可优先办理社会保险开户登记,提供柜员制服务;优先办理社会保险网上业务,并提供“一站式”服务。
  第四条市设立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获得专项资金后,由市财政局拨付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或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办公室指定的部门,并由其根据有关规定拨付给相关单位,落实到引进的各高层次人才。
  第五条我市在海外有影响的华人团体或机构设立济南引进高层次人才海外联络处,负责及时反馈国内外人才供求信息,海外高层次人才可直接与各联络处联系咨询。
  第六条高层次人才在我市创业、服务或工作期间,遇到需要帮助的事宜,由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办理。第七条本办法由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依法有权查询、冻结和扣划邮政储蓄存款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依法有权查询、冻结和扣划邮政储蓄存款问题的批复
1996年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闽高法〔1995〕118号《关于人民法院查询、冻结邮政存款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向包括邮政企业的有关单位调查取证,有关单位不得拒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二百二十一条和第二百二十二条中的“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包括办理邮政储蓄业务的邮政企业。人民法院为财产保全、先予执行或者执行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有权查询、冻结、扣划邮政企业办理的邮政储蓄存款;有关的邮政企业依法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查询、冻结和扣划。


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


  (2006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37 号

  2006年4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2006年4月1日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恐吓、威胁、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伤害的行为。
  第三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坚持积极预防、综合治理、教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劝阻、制止和向有关部门控告或者举报家庭暴力行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组织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
  第六条 各级妇联组织应当配合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做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本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教育纳入普法工作范围。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新闻媒体应当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睦文明的家庭风尚,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第八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应当相互配合,及时调解家庭纠纷,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发生。对调解无效或者矛盾激化的,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者报警。
  负责处理家庭暴力的有关人员,应当对当事人的隐私予以保密。
  第九条 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组织以及家庭暴力当事人所在单位、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受理对家庭暴力的投诉,做好记录并予以调解和疏导。
  第十条 家庭暴力投诉的第一受理单位应当及时受理,不得拒绝;需要移送的家庭暴力投诉,应当及时移送相关单位。受理单位应当依法处理,不得互相推诿。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警时,应当迅速出警,及时制止,对施暴者予以批评教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起诉;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
  第十三条 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住房等方面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受害人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受害人无经济能力或者暂无能力交纳诉讼费的,人民法院应当酌情予以减免或者缓交。
  第十四条 在诉讼过程中,受害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并提供有关证据而申请人民法院调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取。
  根据诉讼需要,社区居民委员会、嘎查村民委员会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有关证明。
  第十五条 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受理,并依法出具鉴定意见。对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鉴定费用的受害人,应当酌情予以减免。
  第十六条 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十七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或者指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庇护场所,并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提供捐赠或者救助服务。
  家庭暴力受害人请求紧急救助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提供救助。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接诊家庭暴力受害人时,应当做好诊疗记录。公安、司法机关介入家庭暴力案件调查取证时,医疗机构应当提供相应诊疗记录。
  第十九条 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和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应当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纳入各自的工作范围,作为创建、考核安全文明地区、单位、社区工作的内容。
  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一条 有制止、处理家庭暴力法定职责的公安和其他国家机关以及有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对家庭暴力行为不及时制止和处理,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