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医药系统投保货物运输险的若干暂行规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6:25:27  浏览:927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医药系统投保货物运输险的若干暂行规定

国家医药管理局


医药系统投保货物运输险的若干暂行规定

1987年9月10日,国家医药管理局

第一条 为使医药商品物资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经济补偿,可投保货物运输险。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铁道部、交通部联合制定的关于铁路、水路货物运输实行保险与负责运输相结合的补偿制度的规定,特制订医药系统商品物资投保货物运输险的若干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地医药系统的企业单位。
第三条 医药系统各企业单位对发运成件商品每件价值在700元以上,或非成件商品每吨价值在500元以上,以及必须投保的商品物资,其运输保险费先由托运方按规定缴清。
运输保险费用的负担:
1.根据1981年中国医药公司,中国药材公司联合印发的《医药商品调拨责任制》中对“调拨商品的费用负担”所规定的运费结算形式来决定运输保险费用的负担。即实行送货制的药品在商品到达对方车站、码头前的运输保险费用,由供方负担。实行取货制的中药、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玻璃仪器,由发货方的车站、码头交运后的运输保险费用由需方负担。
2.运输保险费用的负担,也可根据供需双方协商签订的购销合同或协议办理。如购销合同中未明确规定运输保险费的内容,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第四条 供需双方在签订购销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是否投保货物运输险;是投保基本险还是综合险,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如需方在合同中未明确是否投保货物运输险,供方为发运货物需要按当地交通部门规定,必须投保方能发运时,由此发生的保险费用,按第三条第一款办理。
第五条 供货方在发运商品时,凡已投保货物综合险的,如投保金额低于商品价值时,对造成的定额损耗和超额损耗,除保险理赔之外的部分,可按调拨责任制第二十四条运输损耗负担规定的办法办理。
第六条 对投保金额低于商品价值时,所发生的损失金额,除保险理赔之外的部分,属供方的责任,由供方负担,属需方的责任,由需方负担。
第七条 供货方在办理发运商品时,除供需双方有协议或需方有特殊要求外,原则上应将限额以上和不同类别的商品分别发运。
第八条 供货方在办理发运商品时,应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组织直达,直线运输。需要中转的商品,由供货方在发运商品时按最终到达站,全程一次投保货物运输险,并要在运单上注明(发运一批货物,不应重复二次投保运输险)。如供货方未征得需方的同意,所造成的重复保险费用,其重复部分由供方负担。
第九条 合装整车的运输保险费用,由供方比照运费分割的形式,按各收货单位的商品价值和保险费率进行分担,保险凭证由统一收货单位存查。
第十条 供货方在投保货物运输时,应准确填写货物总价值,根据总价值确定运输保险金额。对于品名、规格、包装不同的商品,应提供准确的“物品清单”,并要认真核对交通运输部门出具的有关货物单据,是否加盖了投保戳记(铁路运输应加盖“已投保运输险,保险凭证×××号,水路运输应加盖已投保戳记)。
第十一条 需方对已到达的商品,应认真同交通运输部门办理交接手续。如发现商品有异状或损失时,应要求交通运输部门出具证明,对已投保货物运输险的,应及时要求当地保险部门验检,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当地保险公司或承运部门办理索赔手续。
第十二条 由供方责任造成超额投保的费用,由供方承担,由于需方的责任,由需方负担。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国家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1987年9月30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的通知
1995年3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1994年,各级检察机关按照“严格执法,狠抓办案”工作方针的要求,继续把查办徇私舞弊案件作为反腐败查办大案要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全年共受案1482件,立案侦查623件,分别比1993年上升1倍和1.3倍,立案数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在立案查办的犯罪案件中,有重特大案件132件,是1993年的两倍。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机关不同程度地扭转了在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上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的被动局面。河南、黑龙江两省办案数量继续领先,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河北、湖南等21个省、市、自治区,办案数大幅度上升;辽宁、上海等地的办案数,也保持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陕西、海南等地,不仅办案工作进展大,而且查办了一些在当地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案件。总之,去年全国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展。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工作离中央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查办徇私舞弊案件仍然是查办法纪犯罪案件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各地的工作进展尚不平衡,有些地方对这项办案工作还不够重视,抓得不够有力,效果不够明显;有些地方对查办这类案件有畏难情绪,不敢办,有的是侦查水平不高,不会办、办不好;个别地方至今尚未立案查办一起徇私舞弊案件。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根据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加强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要认真组织检察干警深入学习和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精神,深刻认识徇私舞弊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增强依法查办这类犯罪案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中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违法犯罪现象还相当严重,几乎各个司法部门,各个诉讼类别和各个诉讼环节中都出现了徇私舞弊犯罪活动。这些犯罪的直接危害是造成国家司法权被滥用,损害国家法律尊严,破坏专政机关形象;有的放纵刑事犯罪分子,养痈遗患,危害社会治安;有的破坏法律对市场经济调节作用的发挥,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因此,加大查办徇私舞弊犯罪案件的力度,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客观形势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把查办徇私舞弊犯罪案件,摆在反腐败查办大案要案的重中之重位置上,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舞干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除阻力和干扰,务求1995年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办案要突出重点。目前,查办徇私舞弊犯罪案件的重点是:公安、司法人员贪赃枉法、徇情枉法,包庇、放纵罪犯的案件;司法人员在审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中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案件;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包庇、窝藏走私、套汇、重大盗窃、索贿受贿、贪污、假冒商标、制售伪劣商品犯罪以及骗税等其他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犯罪的案件;法律特别规定的行政执法、经济管理与监督人员利用职务徇私舞弊,枉法裁定、决定,情节严重的案件。
三、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徇私舞弊大案要案。徇私舞弊大要案,往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有的行为人职务高、影响大,社会危害甚烈。各地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切实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当地乃至全国引起震动的案件,以及基层司法部门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包庇、窝藏重大恶性罪犯、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和犯罪集团的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一查到底。对徇私舞弊案,特别是大要案件瞒案不报,压案不办,甚至贪赃受贿、徇情枉法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决不姑息、手软。在办案中,要注意适时地做好新闻报道和宣传工作,以扩大查办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案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社会效果。
四、切实加强办案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指挥。各地要结合办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做好业务指导工作。对那些打不开局面的地方,要派人下去,重点指导,推动其开展工作;对那些“无案可办”的地方,要帮助其开辟案源,抓住有价值的案件线索,及时放开初查;对那些“不敢办”、“不会办”、“办不好”的地方,要帮助其振奋精神,协调关系,寻求对策,排除阻力,提高办案效率和办案水平。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要抓好查办徇私舞弊案件的组织指挥和协调配合,打好整体战。办理大要案件要主动争取党委和人大的领导和支持,对干扰多、阻力大的案件,检察长要身先士卒,亲自办案,帮助排除阻力和干扰,以保障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加强侦查工作,提高侦查水平,确保办案质量。徇私舞弊案件是一种既复杂又特殊的犯罪案件。各地要不断地强化侦查意识,提高发现、捕捉案件线索、快速反应、及时获取证据的能力。对大要案线索,经检察院党组或检察长决定,即可依法开展初查,一旦抓到主要证据应该迅速立案。要注意在秘密调查,获取证据上下功夫,重视侦查谋略和技巧的运用,善于充分、果断、灵活地用好各种法定的侦查手段,适时发挥强制措施在侦查中的作用。要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使查办的每一个案件真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把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
六、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工作。各地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徇私舞弊犯罪的新情况,分析研究新形势下徇私舞弊犯罪的特点与规律。在不断加强办案力度,坚持依法从重从严打击徇私舞弊犯罪的同时,努力探索和总结预防、控制此类犯罪行为发生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措施。要进一步加强请示报告工作,继续执行好“一案一报”、“一季度一总结一报告”等制度。加强信息反映,对查办徇私舞弊案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请及时整理、总结,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


朔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朔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

山西省朔州市人民政府


印发朔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

朔政发〔2005〕15号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部门:
   为了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确保我市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将《朔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制度》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朔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提高防疫工作效率,进一步落实防疫责任制,强化防疫行政责任追究,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例”)及有关法津、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建立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饲养、经营动物及其产品的管理相对人,适用本制度。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要按照“政府保密度、职能部门保质量、财政保经费”的要求和属地管理、政府分级负责的办法,实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书,任务量化,责任到人。各级政府负责落实防治专项经费;负责组织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发生重大疫病时,负责发布封锁令,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及时控制和扑灭疫情;按国家六部委规定,确保各级动物防疫机构配置合理,基层动物防疫、检疫人员配备适当。要及时召开会议部署防疫工作,定期进行工作督促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全面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积极组织、协助同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实施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凡因组织不善,措施不得力,造成免疫密度不达标、免疫质量不过关,甚至暴发疫情,经济损失严重和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依法逐级追究责任。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员按照下列规定严肃处理。
  (一) 行政村,对本村范围内的动物免疫接种不配合、不执行,免疫密度不达标,致使发生疫情的,对村民委员会主任建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罢免其职务。
  (二) 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安排、组织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和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凡不积极安排、组织或组织不力,免疫密度不达标,致使发生疫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乡镇长及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记过至撤职处分。
  (三) 县级人民政府未按规定履行部署、组织、监督、检查职责,防治经费、防疫物资储备、防疫人员配备不按规定到位,致使防疫实施不力,免疫密度不达标,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县区长、分管副县区长及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警告至降级处分。
  对发生的动物疫情未及时向上一级政府和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报告,甚至谎报、瞒报,采取的强制性控制、扑灭措施不到位,造成疫情蔓延的,给予以上人员行政记大过至撤职处分。
  第五条 市、县区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基层动物防疫组织在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具体实施当地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
  (一) 基层动物防疫人员未按规定完成防疫任务或因疫苗保管不当、不按规定操作、注射剂量不足,造成免疫无效,致使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撤销其防疫员资格,调离防疫队伍,并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
  (二) 动物检疫员、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隐瞒和延误疫情报告,只收费不检疫、只出证不检疫、异地开具产地检疫证明,伪造检疫结果,致使疫情发生,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直至撤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 基层畜牧兽医站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没有具体组织、实施动物防疫工作,免疫密度不达标,免疫质量不过关,致使疫情发生,视情节轻重,给予畜牧兽医站站长警告至撤职处分。
  (四) 县区畜牧兽医部门未按规定履行职责,实施综合防治措施不力,动物免疫任务不落实,免疫密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动物疫病检测不开展,检测数量完不成上级部门规定的任务;动物检疫虚假现象严重,致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对县区畜牧局局长,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比照本制度给予行政处分;
  县区畜牧兽医部门截留、挪用动物防疫专项经费,防疫物资不到位,防疫监督、检查、考核不力,而贻误防疫工作开展,致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给予局长和其他责任人员警告至降级处分。
  (五) 市级畜牧部门由于安排部署不及时,监督检查不力,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防疫免疫作出安排,致使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市畜牧局局长及有关责任人员行政记过至降级处分。
  第六条 饲养、经营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计划,依法自觉接受动物免疫接种和消毒。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没有免疫证、未佩戴免疫耳标的,视为未进行免疫。阻碍、拒绝动物防疫员依法执行免疫接种任务,造成疫病流行,依据“一法一例”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第七条 经营动物及其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经营。对经营者在运输途中宰杀、销售、抛弃染疫动物或经营禁止经营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依据“一法一例”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情节严重的,可并处罚款,拒不改正的,依法吊销其动物防疫合格证。由此引起重大疫情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予以赔偿。
  各乳品加工厂、鲜奶经销站和个人收购鲜奶要凭动物防疫部门出据的免疫证和奶牛健康检查证收购,不得经销和加工未经检疫、免疫的奶牛产品,否则要处以罚款,并取消加工和经营资格。
  第八条 经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要强化意识,依法接受检疫。依据“一法一例”,应在产地检疫而未检疫或没有检疫证明的,依法责令其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出售部分,进行补检。经检疫不合格的,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对不执行检疫证明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的,依法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并处罚款。
  第九条 动物养殖场、屠宰厂(点)、肉类加工厂和动物产品储藏场,必须依法达到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未按防疫要求标准建设的,要依法予以警告,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并处罚款,直至彻底关闭。
  第十条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追究处理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违反本制度导致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落实不到位,甚至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由市政府责成的调查组在查明原因、过程、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才可提出对有关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确保对责任人的处理、行政处罚和预防措施适当、合法,并能落实到位。
  第十一条 根据本制度给予行政处分的,由行政监察机关会同相关业务部门依法进行联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按规定进行处理。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据“一法一例”,由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本制度中的重大动物疫病指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结核病等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传染病。
  第十三条 本制度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畜牧局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